特气管道系统作为高危介质输送的核心设施,特气管道工程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人员安全、生产稳定及环境保护。
以下是特气管道工程安装从设计到验收全过程的关键操作规范:
一、前期准备与材料验收
1.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
组织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和业主进行技术交底,明确管道走向、压力等级、材质要求及特殊工艺节点。重点核查弯头曲率半径是否符合流体动力学要求,避免急转弯导致磨损或湍流引发振动。
2.材料进场检验
核对管材出厂合格证、材质证明书及第三方检测报告,确保与设计规格一致。不锈钢管需检查内外表面光洁度,杜绝划伤、凹坑等缺陷;双卡套接头应做气密性试验并标记可用状态。对于腐蚀性气体专用管道,需额外验证内壁钝化处理效果。
3.工具设备校准
准备专用自动焊机、氩弧焊设备及气体保护装置,提前完成焊接参数调试。所有计量器具(如测厚仪、水平仪)必须经法定机构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使用。
二、特气管道工程安装现场施工控制要点
(一)支架制作安装
采用槽钢或角钢预制固定支架,切割断面需打磨毛刺并进行防腐处理。滑动支架滚轴间隙应控制在允许热膨胀位移量的范围内,确保温度变化时自由伸缩。
垂直立管每层设置防晃固定点,水平干管两端设置锚固点。支架间距严格按应力计算书执行,最大不超过规范限值,防止因自重产生下垂变形。
(二)管道预制加工
下料切割
使用机械冷锯或等离子切割机,禁止火焰切割防止材质变性。切口端面应平整无毛刺,氧化层彻*清除后立即涂抹防锈剂。
坡口制备
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确定坡口形式,一般采用V型坡口角度60°±5°,钝边厚度不超过2mm。对口间隙严格控制在工艺卡规定的公差范围内。
预制组装
在专用平台上进行分段预组装,重点检查法兰平行度、螺栓孔对中性。预制完成的管段标注介质名称、流向箭头及焊口编号,便于现场组对。
(三)焊接作业管理
焊前预热除湿
当环境湿度超过80%时,应对母材进行局部烘干处理。不锈钢焊接区域采取挡风措施,风速超过规定值时应暂停施焊。
多层多道施焊
根部焊道采用TIG打底保证熔透,填充层控制层间温度≤150℃。每层焊渣清理干净后方可继续盖面焊接,盖面焊缝余高控制在0~2mm范围内。
在线质量监控
配备X射线探伤仪实时监测焊缝质量,关键部位实施100%无损检测。焊接记录包括焊工编号、参数设置、影像资料等形成可追溯档案。
三、特气管道工程安装关键节点特殊处理
1.阀门井室布置
紧急切断阀组应设置独立混凝土阀井,井内设置集水坑与排水泵联动。手动操作杆延伸至地面以上并标注明显标识,确保事故状态下快速启闭。
2.跨接接地系统
金属管道全程连续跨接,接地电阻实测值不大于4Ω。法兰连接处采用铜芯编织带搭接,接触面去除油漆并涂抹导电膏增强导通性。
3.泄漏监测装置集成
在主管道低点、支管末端安装固定式可燃气体探测器,联动排风系统实现应急响应。检测探头采样口朝向气流方向,安装高度距离天花板不小于30cm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