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择实验室供水系统需要综合考虑水质、水量、供水稳定性、安装维护等多个因素,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:
水质要求
根据实验需求确定水质标准:不同的实验对水质要求差异很大。例如,普通化学实验可能只需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质;而细胞培养、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等对水质要求高,通常需要超纯水,要求水中的有机物、微生物、重金属离子等杂质含量极低。
选择合适的水处理技术
过滤:通过砂滤、活性炭过滤等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、有机物和部分余氯等。
反渗透:利用半透膜原理,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、有机物和微生物,是制备纯水的关键步骤。
离子交换: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水中的各种离子,可进一步降低水中的盐分,提高水质。
超滤:主要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、胶体、细菌等,保留对实验无影响的小分子物质和离子。
紫外消毒:利用紫外线杀灭水中的微生物,防止微生物滋生和繁殖。
水量需求
评估实验室用水设备和实验项目:统计实验室中需要用水的设备数量和用水量,如高压灭菌器、洗瓶机、纯水仪等。同时,考虑不同实验项目的用水频率和用量,估算出实验室的总用水量。
考虑用水高峰:要预留一定的余量,以满足用水高峰时的需求。例如,多个实验同时进行或大型设备集中用水时,供水系统能够稳定供应足够的水量。
供水稳定性
双路供水或备用储水设备:为确保实验室供水不间断,可采用双路供水系统,即从两个不同的水源或供水管道接入,当一路出现故障时,另一路可继续供水。或者配备备用储水设备,如水箱或水塔,在供水系统故障或检修时提供临时用水。
稳定的水压:选择合适的供水泵和稳压设备,确保供水系统在不同用水量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的水压,避免因水压波动影响实验设备的正常运行。
安装与维护
空间布局:根据实验室的空间大小和布局,选择合适尺寸和形状的供水设备。确保设备安装位置便于连接管道、电源和排水,同时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。
维护成本:了解供水系统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和更换成本,选择质量可靠、维护简单的产品。考虑设备的维护难度和维护周期,是否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护,以及维护所需的时间和费用。
安全与环保
防漏与报警:供水系统应具备防漏措施,如采用优质的管道材料和密封件,防止漏水对实验室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。同时,安装漏水报警装置,一旦发生漏水能及时发出警报,便于及时处理。
废水处理:考虑实验室废水的排放问题,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供水系统,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。一些供水系统可能集成了废水处理功能,如酸碱中和、重金属离子去除等,可根据实验室废水的性质选择相应的功能。
品牌与服务
品牌信誉:选择具有良好品牌信誉和市场口碑的供水系统制造商,可通过查阅产品资料、用户评价、行业推荐等方式了解品牌的信誉和产品质量。
售后服务:优质的售后服务是选择供水系统的重要因素,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、培训、维修保养、配件供应等。制造商应能提供及时、专业的技术支持,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得到快速解决。